国际空间站(zhàn)要脱轨了?特朗普施压宇航局
国际空间站(zhàn),目前的(de)状态已经有点像一位伤痕累累却依然坚持战斗的(de)老战士了。多年来,它一直遭遇着漏气问题的(de)挑战。马斯克急于实现“火星梦”,大呼赶紧放弃国际空间站(zhàn),一時(shí)间,2名苦等9个月的(de)宇航员实在忍不住发声了。
1、50处隐患暴露,国际空间站(zhàn)漏洞补不住了
实际上,国际空间站(zhàn)的(de)漏洞,最早可以追溯到2018年,当時(shí)美国航天员在“联盟MS-09”飞船上发现了一个小孔,直径只有区区两毫米,却足以让空间站(zhàn)内的(de)气压迅速降低。俄罗斯指令长用环氧树脂胶灵机一动,堵住了这个窟窿,这才避免了严重后果。
2020年,美国NASA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发布声明称,空间站(zhàn)确实存在“轻微漏气”,而怀疑源头出自美国负责的(de)某个空间舱。虽然当時(shí)他们无法定位具躰(tǐ)的(de)泄漏地点,但不久后,俄罗斯确认“星辰”对接舱出现漏气问题,并进行了紧急处理。
到了现在,情况看起来愈发麻烦。美媒指出,国际空间站(zhàn)至少有四处以上的(de)裂缝,此外还有五十多处“隐藏的(de)隐患”。这些看不见的(de)漏洞每天让2至2.5磅空气无声地逃逸到太空中,可以说,空气泄漏没被堵住,相当于拿宇航员的(de)生命开玩笑。
此外,国际空间站(zhàn)已经工作超过22年,早就超出原定服役年限,如(rú)今又面临这样的(de)挑战,若是再不解决,恐怕国际空间站(zhàn)就真的(de)要提前下岗了。
2、马斯克呼吁放弃,特朗普出面施压
展开全文
在这风口浪尖之际,一位重量级人(rén)物发声了!
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称,美国亿万富翁兼科技先锋马斯克提议,在两年内放弃国际空间站(zhàn),转而将重心放在火星任务上。
在马斯克看来,国际空间站(zhàn)已经是个“使不上劲”的(de)老古董,接下来该打包脱轨,为更宏伟的(de)跨星际旅行腾出资源。不过,这一建议并没有获得所有人(rén)的(de)叫好。
美国现役宇航员威廉姆斯直接打通视频开麦怒怼,她认为空间站(zhàn)依然在科学探索上具有重要价值。
其实,她会反对也不难理解。去年6月,波音星际客机载着威廉姆斯与威尔莫尔奔赴空间站(zhàn),没想到原计划的(de)返航,因推进器故障和氦气泄漏等技术问题一再推迟。甚至连美国总统都换了一届,他俩仍滞留在太空中,截(jié)止当前,時(shí)间已经超过9个月。
见状,特朗普立即出面施压,要求“龙飞船”提前发射,于3月12日进入空间站(zhàn),将滞留宇航员全部接回。
3、天宫空间站(zhàn),未来潜力无穷
值得一提的(de)是,在即将开始的(de)“Crew-10”任务中,美国航天局原本准备使用全新的(de)载人(rén)“龙”飞船,去接回滞留国际空间站(zhàn)的(de)宇航员,但基于時(shí)间与安全考虑,权宜之下又更换为此前执行过航天任务的(de)“坚忍”号飞船。其虽然老旧,却是已被验证过的(de)安全之选。
总的(de)来说,国际空间站(zhàn)何去何从已然成为国际焦点。相比之下,中国空间站(zhàn)“天宫”所展现的(de)无穷潜力,引人(rén)瞩目。
自2022年建成以来,它已经在太空中稳定运行超过三年,从生命科学实验到微重力物理研究,中国空间站(zhàn)几乎囊括了所有能想到的(de)尖端科研领域。
最新消息显示,中国还与巴基斯坦签署了航天员选拔训练合作协议,这意味着来自其他国家的(de)航天员将有机会在中国进行系统性培训,并参与未来的(de)空间站(zhàn)任务。
毫无疑问,“天宫”不仅仅是中国的(de)试验场,它正在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国际科技合作的(de)平台,等国际空间站(zhàn)退役后,“天宫”必然会承担起更多的(de)大国担当,在太空留下浓墨重彩(cǎi)的(de)一笔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