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川牛因产于陕西省渭河流域关中平原地区的“八百里秦川”而得名,属我国五大黄牛良种之一。(1)外貌特征秦川牛体质结实,骨骼粗(cū)壮,体格高大,结构匀称,肌肉丰满。毛色以紫红和红色为主(90%),黄色较少。鼻镜为肉红色。公牛头大额宽,母牛头清秀。口方,面平。
角短而钝,向后或向外下方伸展。公牛颈短而粗(cū),有明显的肩峰;母牛鬌甲低而薄(báo)。肩长而斜,胸部宽深,肋骨开张良好。背腰平宽广,长短适中,结合良好,荐骨隆起,后躯发育较差。四肢结实,前肢间距较宽,后肢飞节靠近。蹄圆大、多呈红色。坏处是牛群中常见有斜尻的个体。
据2006年测定,成年公牛体重620。9千克,体高141。7厘米,体斜长160。5厘米,胸围203。4厘米,管围22。4厘米;母牛平均体重381。2千克,体高1245厘米,体斜长140。35厘米,胸围170。84厘米,管围16。83厘米。(2)生产性能秦川牛具有育肥快、瘦肉率高、肉质细、大理石纹明显等特点。
在中等饲养水平条件下,18月龄公、母牛和阉牛的宰前活重依次为436。9千克、365。6千克和409。8千克;平均日增重相应为0。7千克、0。55千克和0。59千克。公、母牛和阉牛的平均屠宰率58。28%,净肉率50。5%,胴体产肉率6。65%,骨肉比1:6。
13,眼肌面积97。02厘米2。泌乳期平均为7个月,产奶量715。79千克,平均日产奶量3。22千克。乳中含干物质16。05%,其中乳脂肪4。7%,蛋白质4%,乳糖6。55%,灰分0。8%。秦川牛母牛的初情期为9月龄,发情周期为21天,发情持续期为39小时(范围25-63小时),妊娠期为285天,产后第一次发情为53天。
公牛12月龄性成熟,初配年龄2嵗(suì)。母牛可繁殖到14-15嵗(suì)。秦川牛适应性好,除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外,均可正常生长。性情温驯,耐粗(cū)伺,产肉性能好。现在,全国有21个省、自治区引入秦川牛,进行纯种繁育或改良当地黄牛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