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文人无行(xíng)”,出自曹丕《与吴质书》:“观古今文人,类不护细行(xíng),鲜能以名节自主。”作家们行(xíng)为不检,有欠自重,名声败坏,贻人笑柄,在文坛上的这类丑闻,确是從(cóng)来不绝。
明代的沈德符描写过:“词臣日偃户高卧,或命酒高会而已。”此说的是古代一些御用(yòng)文人,轻松、潇洒,除喝酒做诗外,就是睡大觉了。其实不然,能巴结到统治者身边的文人,绝对是拍马屁,哄皇帝开心的高手,而且要(yào)巩固住御用(yòng)的地位,必无所不用(yòng)其极地上拍下踹,独领皇帝对他的恩幸,还不遗余力地做皇帝在文化界的耳目,以诛杀同类来邀宠讨好。
鲁迅先生在《辩“文人无行(xíng)”》中说:“轻薄,浮躁,酗酒,嫖妓而至于閙(nào)事,偷香而至于害人,这是古来之所谓文人无行(xíng)。”鲁迅先生所指斥的,倒也是被世人物议的无良文人们的典型表现。
进入改革开放时期,文坛活跃,文人们宠宠欲动。什么首发式、研讨会,一定要(yào)住星级宾馆,不然就会失眠,一定要(yào)有左拥右抱的三陪才会诗兴大发,一定要(yào)麻将打到天亮眼球通红走出房间的文人,相对于古代文人的表现来说,是小小不言的无行(xíng)了。
当然,如今的作家中,有教养者愈来愈多,所谓无行(xíng)的文人,总的来说在减少着,应是不争的事实。进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当下,文明进步,历史必然,作家整体素质的提高,那是无庸置疑的。
一个文人,如一门心思琢磨怎么样走门子,拜码头,串高门,攀名流,研究如何去拍马屁,当走狗,卖灵魂的话,这样无行(xíng)下去,文坛便真的成了鬼魅的世界了。
作为一个作家,那应该是最有文化的。作家的文化是表现在知识的丰富和做人的成熟这两个方面。因此,切莫在知识上和行(xíng)为上都不及格,为文,为人,对作家来讲,如鸟之双翼,缺一不可。否则,一个打折扣的“浮躁浅露”的作家,总是会被人所不齿。
作于2025.1.26.晨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