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师,我恨你,为什么只有3天(tiān)?”
方刚
2025年2月13日下午,第71期猫头鹰青春營(yíng)结束的时候,一位同学走到我身边,严肃地说:“老师,我恨你。”
我吃惊地看着他,他却突然笑了,显然是因为惊到我有些得意。他满脸笑容地问我:“为什么这个營(yíng)只有3天(tiān)?我还没上够呢。”
我笑了,拥抱了他。
开營(yíng)那天(tiān),我对学生们提到一件事。一个月前,第68期猫头鹰青春營(yíng)的时候,有一位女同学告诉我:“我把你的‘方刚儿童心理成长小说’借给同学看,他们看了后说‘恨你’,因为你只出版了三本,他们再想看没有了。”
显然,71期这位男同学,是套用了这个“典故”,向我表达他对冬令營(yíng)的喜爱。
2025年寒假,猫头鹰青春營(yíng)在成都(dōu)、南京、深圳、北京一共开了四期。像每期一样,有同学一开始很抗拒来参加,但参加之后,纷纷喜欢上了这个冬令營(yíng),分别的时候依依不舍。有一位家长反馈说:“我女儿说这个營(yíng)时间太短了,越长越好。”
展开全文
我自己都(dōu)感到奇怪:为什么许多孩子在猫头鹰冬令營(yíng)里这么开心?一位观摩讲师,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说:“他们在学校里,在家庭里,哪有机会这样自由地表达自己呀!就算表达了,也不会得到这样的倾听呀!”
我似乎懂了,又有些伤感。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在学校,甚至在家庭中,没有机会这样自由地自我表达呢?
在猫头鹰青春營(yíng)中,学生是主体,教育者只是引领者。我们鼓励学生畅所欲言、分享自己的观点,在彼此(cǐ)分享中倾听、思考、成长。
在我的心目中,我所做的性教育,从来不仅仅是“性”,更是教育,是给孩子赋权、增能的过程。我们只是从性的角度,促进孩子获得选择与负责的能力。这种能力,一定会影响到他生活的诸多方面,影响他一生的成长。这就是我心目中最好的教育。
也许,这就是许多家长和孩子们喜欢“猫头鹰營(yíng)”的原因吧。许多家长是先送孩子上少年營(yíng),几年之后又来上青春營(yíng)的。还有许多家庭,大孩、二孩,都(dōu)陆续上了“猫头鹰”。
许多家长表示,观摩“猫头鹰營(yíng)”对自己也是一次成长。更有的同学,上过“猫头鹰營(yíng)”后,会主动推荐给自己的同学。
虽然猫头鹰青春營(yíng)已经创办13年了,但我们一直在精益求精,不断精进中。每天(tiān)课程之后,都(dōu)会有这样的讲师内部复盘、讨论环节:
也有许多家长和孩子,是因为读了我的书,被吸引来的: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