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等教育实力向東(dōng)方转移
《泰晤士高等教育副刊》世界大学排名参考五大指標(biāo),按不同比重评分,包括教学、研究、论文引用、国际化及企业创新资金投入。在(zài)最新的(de)排名当中,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蝉联榜首,英国牛津大学较去年上升两位(wèi),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并列第二,去年的(de)亚军哈佛则退居第四。
在(zài)榜单前10位(wèi)中,美国和英国大学分占7席和3席。美英两国分别有76所和31所大学進(jìn)入榜单前200名。
虽然美国军团在(zài)榜单上的(de)表现风光无限,但部分美国州政府削减其对州立大学的(de)科研经費(fèi)已经影响到此类大学的(de)排名,51所院校的(de)排名有不同程度的(de)下降。
如著名的(de)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从去年的(de)38名降低到44名,宾州州立大学从51名下滑到61名,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从127名下降到148名。
英国大学的(de)整体表现也受到类似问题的(de)困扰。由(yóu)于英国政府削减高教经費(fèi),英国的(de)顿迪大学跌出前200名,而進(jìn)入前200的(de)31名英国大学中,19所大学的(de)排名有明显的(de)下滑。
一些声名卓著的(de)老牌大学也未能幸免:布里斯托大学从66位(wèi)跌至74位(wèi),格拉斯哥大学从102位(wèi)跌至139位(wèi)。
与西方大学的(de)排名疲软形成强烈反差,亚太地区的(de)大学排名呈强劲上升之势。其中新加坡国立大学排名第29位(wèi),较去年提升11位(wèi),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由(yóu)第124位(wèi)提升至59位(wèi)。
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位(wèi)居第46和第52位(wèi),较去年分别提升3位(wèi)和19位(wèi)。值得一提的(de)是,中国留学生青睐的(de)澳大利亚8大名校均進(jìn)入200强,其中墨尔本大学排名第28位(wèi),列澳大利亚高校榜首,而素有“南半球牛津”之称的(de)悉尼大学表现则不尽人意,是少数排名下滑的(de)澳大利亚大学。
Times世界大学排名今年继续沿用去年的(de)评估標(biāo)准和方式,就教学、科研、知识转化和国际化等13项指標(biāo)对大学的(de)核心实力進(jìn)行评估。基于同样的(de)评估標(biāo)准,今年的(de)数据分析结果很明显地显示了高等教育实力正从西方国家(jiā)向東(dōng)方逐渐转移。
香港高校排名全线下滑
与2012年相比,香港高校在(zài)前200名中只占据4席,但形势有所转变。
去年榜上有名的(de)香港浸会大学及香港理工大学,今年均跌出200强之外;而去年没有参加评审的(de)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城市大学,分别位(wèi)列第151及第193位(wèi);香港地区排首两位(wèi)的(de)大学,仍是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,不过前者由(yóu)去年的(de)34位(wèi)下滑至35位(wèi),后者则由(yóu)62位(wèi)跌至65位(wèi)。
港大就有关排名回应指出,不同的(de)大学排名榜有不同的(de)分析数据的(de)方法及参照范围。但认为报告的(de)分析对大学具有一定的(de)参考意义。据悉,今年《泰晤士高等教育副刊》调整了计算论文影响力的(de)准则和参照范围,是令多家(jiā)香港地区大学排名下跌的(de)主因。
不过,香港地区在(zài)“顶尖大学密度最高地区”及“上榜大学数量与国内生产总值(GDP)比率”排名上仍位(wèi)列首位(wèi)。
《副刊》表示,以成本效益计算,香港地区的(de)高等学府表现全球最佳(jiā),其次为荷兰、英国及瑞士。
1/3受访者选校会参考排名
1/3的(de)被访者表示大学在(zài)国际上的(de)排名是他们选校的(de)重要参考信息。37。9%的(de)受访中国学生、36%的(de)印度受访学生以及34。
6%的(de)中東(dōng)地区受访学生认为:院校的(de)排名和声譽(yù)是选择留学国家(jiā)和院校最重要的(de)考虑因素。67%的(de)受访学生表示了解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